吳讓之,1799年生,1870年逝世,原名廷揚,字熙載,五十后以字行,號讓之,亦作攘之,吳熙載畫像嘗自稱讓翁,又號晚學居士,方林丈人。江蘇儀征人,是清代的篆刻家、書畫家。年輕時成為"鄧派"大書法家、篆刻家包世臣的入室弟子。吳讓之的篆書和隸書學鄧石如,行書和楷書取法包世臣。在書法方面的最大成就是篆書,他的篆書汲取了鄧石如的端莊、渾厚的風格,又加以自己的理解,使之風格更加飄逸、舒展、柔中帶剛,法度嚴謹。
吳讓之像
《謝東宮賚米啟》是南朝梁文學家庾肩吾因東宮饋贈米粒而作的駢體感謝信。東宮即時為太子的梁簡文帝蕭綱。吳讓之所作的篆書《謝東宮賚米啟》四條屏,每幅高五尺五寸七分,寛一尺三寸三分,現藏于日本,被方家視為書家晚年力作。
全文如下:滍水鳴蟬,香聞七里;瓊山涵穎,(租)歸十縣。某才慚振藻,徒降云間之松;職濫更繁,空散家承之俸。成珠委地,事重逢仙;游玉為糧,珍逾入楚。雖復激水滄流,不待監河之說;春風掃地,方誚文學之篇。